近段时间,天气成了大家竞相讨论的话题。据说我们正遭逢60年最冷冬天。然而,在多媒体艺术家眼里,天气变化的数据,能做成沉浸式艺术体验装置。IA数据好比他们手中的颜料,巧夺天工的成了图像。一起来看看土耳其艺术家Refik Anadol如何将数据变成绘画,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收集、解释、重组灯光和图像,别出心裁的在建筑物表面投影一场灯光秀。
艺术家简介:Refik Anadol 土耳其多媒体艺术家兼导演、谷歌艺术和机器智能项目驻场艺术家。他在公共艺术领域以沉浸式装置的方式通过参数化数据雕塑方法和现场音频/视觉表演。作品通过建筑与媒体艺术的混合关系,探索数字和物理实体之间的空间,于2016年率先提出“数据绘画”的概念。
数据绘画
博斯普鲁斯(Bosphorus)
作品位置:伊斯坦堡的博斯普鲁斯动力学数据雕塑
数据集来源:土耳其国家气象中心
技术处理:运用高频率雷达采集土耳其内海马尔马拉海(Marmara Sea)马摩拉海海面数据,将风转换成可视化的形状,通过计算机算法根据风速、风力、和方向换算出数据颜色,用机械智能模拟海面动态运动,并将其转化成3*12的LED多媒体墙,以30分钟为单位,播放还原一个月的海洋记忆。
作品意境:海浪律动如同数字讯息的跳动,对于海洋和数字,每个人都有独家的记忆。当我们欣赏博斯普鲁斯,看到水花飞溅、海浪奔涌而来,大海自然在我们心中,关于海洋的记忆被数字重新唤醒,也许熟悉,也许陌生。
波士顿的风《Wind of Boston》
作品位置:波士顿的公共艺术作品
数据集来源:波士顿洛根机场一年收集
技术处理:团队开发自定义软件以读取、分析和可视化风速、方向和阵风模式,以时间和温度,以每年20秒的间隔,用数据绘画把波士顿和周边地区不可见的风的模式转变成一幅6*13 英尺数字画布,用独特视觉诠释和创造了环境与城市之间的互动。
作品意境:不同的数据集,不同的绘画、呈现出不同的数字美学,让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情绪体验,感受不一样的城市之风。当风速、风向、阵风模式编译为一幅流动的风景,呈现在你面前的是唯美、诗意、时间之外无形力量的风。
《深圳的风》(Wind of Shenzhen)
作品位置:深圳的场域特定艺术品
数据集来源:深圳机场一年收集
技术处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定制软件,读取、分析和可视化全年每隔10秒的风速、风向和阵风模式以及时间和温度,通过数据绘画的形式,将收集到的数据集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出“风的形状”。
作品意境:Refik Anadol及其团队在林茨电子节第40周年的举办地深圳创作了《深圳的风》。而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被誉为科技艺术界的“奥斯卡”,《深圳的风》致敬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同时,通过数据绘画为举办地留下一件有记忆的、有意义的艺术作品。当看到海浪卷起的漩涡,如同感受到柔和的海风,忽而变幻到高速的阵风,聆听海风呼啸而来。这样的互动体验传递出的共生力量,让人感叹“科技无国界,艺术无国界”。
灯光秀
Refik Anadol被称为21世纪的达芬奇。作为先锋媒体艺术家,他还通过AI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将人工智能与城市历史脉络重新组合,在东大门设计广场(DDP)打造了融合灯光、影像和音乐的大型灯光秀“首尔之光”。
首尔之光
作品位置: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的灯光秀
技术处理:通过AI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对首尔和东大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重新诠释和组合,并通过灯光和影像进行展示。利用“建筑信息模型”,将二维平面图面信息转换成三维立体设计。
作品意境:光影打在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建筑墙面上,以市民故事形式从城市收集的数据,幻化成一张张记录城市历史的图片。这些图片在光影效果下,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像盘旋的银色巨蟒,一会儿像一团花海簇拥而来,一会儿又成了浩瀚的宇宙。整个光影与建筑无缝衔接,如行云流水。
Refik Anadol创造性地将数据转换为艺术,运用智能机器将数据转变为直观的视觉体验,给予大家唯美的、沉浸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