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编创纪实
  发布时间:2009-09-30  来源:人民网

转载《 人民日报 》(2009年9月29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这句吟诵了一个多甲子的诗句赫然映入眼帘,拉开了《复兴之路》的帷幕,近600个日日夜夜,社会各界关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种种猜想和期待,在惊奇、震撼、沉思、激动中,化为激情的旋律、浪漫的画卷、丰富的色彩和绚丽的诗篇。


  2009年9月20日19时30分,北京人民大会堂,新中国成立60年来,表现中国历史跨度最长、内容最丰厚、规模最宏阔的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诞生了。


一部史诗创意的由来


  纪念新中国成立15周年,大型史诗《东方红》诞生。纪念新中国成立35周年,大型史诗《中国革命之歌》诞生。时间进入21世纪,伟大的祖国和民族坚韧、坚强、坚定地行走在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上。这一个甲子的锐意进取艰苦奋斗,这一百多年的上下求索奋发努力,如何通过伟大的文艺作品阐释、表达和记录?历史再次呼唤时代的号角伟大的史诗产生。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灵感来源于同名展览和电视专题片,但是,能否在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作品里反映出1840年以来169年之大的历史跨度?如何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反映一系列重大历史主题,并像当年《东方红》一样有很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从创意提出到项目论证,从案头创作到舞台呈现,孕育了整整两年。


  2007年11月23 日,文化部会议室,由陈晓光副部长主持,《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的组织者和创作者周巍峙、乔羽以及苏叔阳、王世光、刘文津等文学艺术家出席,专题研究创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可行性。就是在这次论证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创排这部作品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文艺界有能力,也可以做好这项工作”,并提出总的美学原则应当“色彩丰富、优美动听、真情实感”。这些建议为此后的创作廓清了思路。


  中央领导对创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高度重视和关心。2008年3月,有关部门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意见,批准了这个项目,决定创排《复兴之路》的同时,提出“这是大型创作团队,由党和政府组织实施,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把《复兴之路》打造成可以传世的精品力作”,“争取‘人民满意、中央满意、国际社会好评’”。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和刘延东同志也就《复兴之路》创排事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同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安排意见》中决定,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作为2009年国庆重点宣传活动之一。


  这是一个汇集了全国极具权威的领导小组和顾问组——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中宣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文化部、广电总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委等方面领导同志,文化部部长蔡武同志任组长。顾问组则由周巍峙、金冲及、张海鹏等文艺界、党史界、历史界享有很高知名度、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


  这是一个极具实施效率的创作机制——


  2008年7月中旬,确立总导演定向邀请投标、专家评议机制,向国内11位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知名度并具有丰富的大型晚会编创经验导演发出投标邀请。9 月,由历史界、党史界、文学界、艺术界的专家组成评委会,根据应标方案、导演阐述、创作团队计划,评选并报领导小组批准,同意由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张继钢担任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总导演。


  区别于《东方红》和《中国革命之歌》集体领导创作体制,《复兴之路》采取领导小组和总指挥领导下的总导演负责制,所有的艺术创作最终通过总导演实现,充分尊重艺术创作规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总指挥陈晓光提出,除了邀请有经验的大文学艺术家参加创作,还要遴选一些有才华、有创新意识的年轻文艺人才加盟创作团队,使创作富有朝气和时代感。


  在这一人才原则指导下,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包括中直、军队和地方文艺团体调集了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的创作中坚力量,所有的人接到“聘任书”后确保“专职”、“专心”创作:79岁高龄的阎肃来了,成为创作和创意的主力;“80后”的编导来了,占据舞蹈组的半壁江山……


  时间已经是2008年10月,距离公演不到一年,从主旨脉络、脚本创作到舞台呈现都还是一张白纸!总指挥与总导演紧急磋商,在确定文学组、音乐组和编导组等主创团队之前,先设立了由阎肃、任卫新、孟卫东、王晓岭、刘星、鞠毅、沙晓岚等14人组成的核心创意组,展开主题策划和框架创作。


突出五个切入点两个拐点


  西山脚下的小院里,核心创意组整整“关”了两个月,除了大量观摩《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及国内外历史、艺术资料,参观主题展览,邀请著名专家举办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的讲座之外,就是不断地斟酌,完善创意。是169年的历史还是100年的历史?重点是革命史还是改革开放史?绝大多数方案写完了,又扔进了废纸篓,过程异常艰辛。面红耳赤的争论是常态,总导演组织协调,总指挥最后审视、审听、拍板。在“头脑风暴”的剧烈碰撞下,《复兴之路》的创作主旨日渐清晰起来:


  以中华民族169年来的探索、奋斗、发展史为线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中华民族救国强国的伟大复兴之路。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很好地体现和回答一个重大主题: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翻身解放的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道路,又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要理直气壮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从而坚定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复兴之路》的创作要与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决议和中央精神相一致,体现出“三次革命”的思想,同时要处理好100年和60年的关系,重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草案推倒了12次之后,核心创意组对于《复兴之路》的创作理念和风格、艺术视角和表现的切入点、总体结构和具体章节的划定以及所要表现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等问题形成了初步方案。


  创作脉络基本成型,即以史诗为架构,舞蹈音乐是血肉,充分调动包括昆曲、话剧、朗诵在内的一切艺术手段。


  总体结构,包括5个重大的切入点:1840年、1921年、1949年、1978年、2009年,突出表现重要的两个历史拐点——在表现重要的历史时期中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在表现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突出表现今天这一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 


艰苦磨砺构筑新篇章


  5、6月份北京正热,炎热的排练场里,一个一个动作比划,一个节目一个节目拾掇,一个章节一个章节连缀,一个分部一个分部合成。北京卫戍区的战士们担负的节目尤其多,往往穿戴整齐进场,湿漉漉地离开,肢体语言的表达却丝毫不能变形,因为没有人拿他们当业余舞者,出活出彩一点儿不能含糊。


  音乐的创作最艰难,也最受关注,直到公演前一个月,还在调整、修改,在原先舞蹈相对突出的基础上,加大音乐部分的比重,强化新创作的音乐旋律,突出《在希望的田野上》、《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经典老歌的音乐形象。对于一部音乐舞蹈史诗而言,音乐和舞蹈是双璧,有没有可以流传的歌曲,有没有独立成篇的舞蹈,是一个客观艺术标准,也是作品能否流传的标志。音乐和舞蹈在《复兴之路》的编排中的表现,如比率如何分配,新旧如何和谐,是焦点、要点和难点。“拒绝常见的歌舞晚会和肤浅的光怪陆离”,尤其是拒绝“歌伴舞”和“舞伴歌”,写在小黑板上,成为《复兴之路》的创作原则和艺术底线。


  用历史感悟未来,用艺术鼓舞人民,是《复兴之路》创作使命。


  这里是亲切温馨的描绘,这里又作恢弘磅礴的渲染,这里有平民大众的视角,这里还表现英雄主义的大我境界,这里是历史悲情的陈述,这里更是时代豪气的张扬。169年沧桑巨变的中国近现代史,凝练艺术地浓缩在两个半小时的鸿篇巨制里,浓缩在人民大会堂的“尺方”舞台上。浪漫的呈现,深情的诉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燃烧的心声,激扬的旋律,呼唤着神圣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让我们震撼、感动,我们震撼于舞台艺术的绚烂辉煌精美高超,我们更感动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征程中,全国文艺工作者当仁不让的历史担当和卓越伟大的创造能力。


上一篇:阎维文红歌唱响帝都 歌唱“钢枪”送玫瑰  
下一篇:数虎图像打造大型音舞诗画《白鹿缘泉》舞美影像